病理学小部分总结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组有各种原因引起的肺实质和小支气管受损,导致慢性气道阻塞、呼吸阻力增加和肺功能不全为共同特征的肺疾病的统称。
慢性支气管炎,简称慢支,是指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老人常见。发病原因有大气污染和气候变化,吸烟,感染,过敏因素等等。
病理变化为各级支气管均可受累,常起始于较大支气管,病变可累及较小支气管。病变会产生黏膜上皮损伤,腺体增生肥大,慢性炎性渗出,平滑肌、软骨损伤。
肺气肿:是指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和肺泡因过度充气呈持久性扩张,并伴有肺泡间隔破坏,以致肺组织弹性减弱、容积增大的一种病理状态。
发病机制:细支气管及其周围组织的损害,弹性蛋白酶及其抑制物失衡---α1-抗胰蛋白酶(缺乏可引起原发性肺水肿),吸烟等原因可引起。
肺泡性肺气肿:病变主要发生在肺泡内,常合并有小气道的阻塞性通气障碍,故也称阻塞性肺气肿。根据发生部位和范围的不同,又可将其分为常见的小叶中央型肺气肿;均累及全部肺泡的全小叶型肺气肿;累及胸膜下肺组织的小叶周边部的小叶周围型肺气肿。
间质性肺气肿是由于肺内压急剧升高,肺泡壁及细支气管壁破裂,空气进入肺间质所致。
肺炎:通常是指肺的急性渗出性炎,为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炎症发生在肺泡内者,称为肺泡性肺炎;发生于肺间质者,称为间质性肺炎;病变累及一个或几个肺大叶者,称大叶性肺炎;病变范围以肺小叶为单位者,称小叶性肺炎,累及肺段者,称节段性肺炎。
大叶性肺炎:主要是指肺炎链球菌引起的以肺泡内弥漫性纤维素渗出为主的炎症;病变起始于肺泡,并迅速至肺段或整个肺大叶,多见于青年,临床表现为起病急、寒战、高热、胸痛和咳嗽、咳铁锈色痰和呼吸困难。
病理变化为一般发生在单侧肺,多见于肺下叶,也可同时或先后发生于二个以上肺叶,根据病变可发生四期:①充血水肿期:发病后一二天,肉眼观可见病变肺叶肿大,重量增加,呈暗红色,光镜下病变肺叶弥漫性肺泡间隔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肺泡内可见渗出物,其中有少量红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X线胸部透视片可见片状分布模糊的淡薄阴影;②红色肝样变期为发病后3-4天的变化肉眼观可见病变肺叶肿大,呈暗红色,质地变实似肝,切面灰红,光镜下肺泡间隔毛细血管仍扩张充血,肺泡腔内充满大量红细胞,纤维素,一定量的中性粒细胞和少量巨噬细胞。痰液呈铁锈色的原因为由于肺泡换气和通气功能下降使动脉血中氧分压降低,可出现发绀等缺血状态。(原因)肺泡腔内的红细胞被巨噬细胞吞噬,崩解后形成含铁血*素混入痰中;③灰色肝样变期,发病后5-6天进入此期,肉眼观充血消失,由红色转变为灰白色,光镜下肺泡纤维素渗出物增多,纤维素网中有大量中性粒细胞;④溶解消散期是由发病一周后进入此期,肺泡腔内有中性粒细胞变性坏死,释放出大量蛋白溶解酶,使渗出的纤维素被溶解,肉眼观可见肺质地变软,最后可恢复。
并发症为中*性休克--是大叶型肺炎最严重的并发症,肺脓肿及脓胸,败血症或脓*败血症--见于严重感染时,细菌侵入血液繁殖所致,肺肉质变-见于某些患者中性粒细胞渗出过少造成。
小叶性肺炎是以细支气管为中心,以肺小叶为单位的急性化脓性炎,故又称支气管肺炎,本病多见于小儿,老人及体弱多病的或久病卧床者。肉眼观可见二肺表面和切面上散在分布灰*色实变病灶,由以下叶和背侧多见,病灶中可见1-2个细支气管断面后可累及全叶,光镜下可见中性粒细胞,少量的红细胞和脱落的肺泡上皮细胞。并发症心功能不全、呼吸功能不全、肺脓肿、脓胸,支气管扩张及脓*血症。
间质性肺气肿主要见于儿童,主要细胞有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浆液,少量纤维素,红细胞及巨噬细胞共同组成炎性渗出物。
以上是一个单元的知识点,我整理出只有这么多。我都是按单元来的,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找自己想找的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