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皮肤科门诊,不管何时都人满为患。周四下午,记者走进皮肤科专病门诊区,一间狭小的诊室外,围着两片蓝色屏风,显得与众不同。候诊区老年人多,走廊里还排着几部轮椅,患者们静静地等待叫号。
图说:骆肖群在“大疱专病门诊”左妍摄(下同)
皮肤科骆肖群主任医师每周四下午都带着几名学生守候在此,看“大疱专病门诊”。这是皮肤科中最严重、致死率最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如果不治疗,这种形似烧伤的患者,死亡率超70%。
患者:没了皮肤痛苦异常
87岁的张奶奶2年前因为口腔黏膜脱落而就诊,治了好久不见好。后来皮肤上也长出了大小不一的水疱,大的如鸡蛋,小的如葡萄,很快就溃烂。家人心急如焚,带着老人四处求医,最终找到了骆肖群。
幸运的是,还不算晚。张奶奶被诊断为自身免疫性大疱病,服用激素控制病情。在家人的悉心照顾下,病情控制得不错。这次来随访,前胸后背干干净净,药量又可降下来,老人高兴得像个孩子。
自身免疫性大疱病,主要包括天疱疮和类天疱疮,得了这种病,早期可能并无大疱,尤其类天疱疮,仅表现为瘙痒伴表皮剥脱、湿疹样的皮损,这时期十分容易被误诊为湿疹。经过数天或数周,皮肤上出现疱,像被烫伤了一样一块块脱落。“由于免疫功能紊乱或合并肿瘤等其他疾病,患者体内出现针对自身皮肤成分的抗体,引起皮肤剥脱并阻碍正常皮肤的形成。”骆肖群告诉记者,没了皮肤,不能洗澡,连衣服都穿不上,痛苦程度可想而知。由于患者要把衣裤脱掉便于检查,为了保护隐私,诊室外安放了屏风,多加了一重保护。
医生:最期待皮肤长好
“骆老师,百岁老人来了,人太多轮椅推不进来。”学生喊道。骆肖群走出诊室,来到走廊。“骆医生,我皮肤都长出来了!”老人年事高,但脑子不糊涂。大疱性疾病主要好发于老年人,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大疱性疾病的患者数量也逐年增多。但凡有特别高龄的老人,骆肖群会优先给其看病,大家都没有意见,还会腾出空间。
骆肖群拿着一只检查皮肤专用的小手电,胸前挂着听诊器,全程站着为每位病人细致查体,诊室、走廊来回跑,忙得水都喝不上;但是面对患者家属的提问,她又慢了下来,一遍遍反复关照。
图说:拿着检查皮肤专用的小手电
患者只要还在发作期,她都会要求学生拍照留底。新患者家属不理解,“为什么要拍照?”老患者懂,“医生要根据病情进展来调整药量,每次看病留下照片做皮疹面积的对照。”在这间诊室,“患者皮肤长好,抗体滴度的下降”,成为医生最期待的事。
在常规门、急诊之余,骆肖群的学生也都会来参加大疱专病门诊,有的已经晋升为主治医师,有的刚刚进入临床。小杨医生参与不到一年,第一次来,她就看到师姐们拿出三个厚厚的文件夹,里面收纳了全国各地千余名患者详细的随访资料。“因为大疱性疾病的特殊性,外用激素药膏并不能完全控制病情,大部分患者需要系统地使用激素以及静脉丙球、免疫抑制剂治疗。激素的减量十分有讲究,必须严格地在医师指导下进行调整。所以团队工作必须细致、严谨。”就诊结束后,对于首次前来就诊的病人,医生还会拿出宣教单,讲解创面护理以及日常生活需要注意的问题。
多学科“助攻”处理并发症
受到自己导师的影响,骆肖群从博士起研究的方向就是皮肤病中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大疱病便是其中之一。这种病只要规范治疗,大部分患者激素得以停用。少部分患者需长期服用,这些患者定期会来大疱门诊复查,“看看骆医生,就定下心了”。骆肖群还会根据患者不同的经济情况,制定最优的治疗方案。
有一位患者,本身是外院专家,得了大疱病后不当一回事,自己参与治疗,导致病情起伏恶化。骆肖群为他调整了方案,病情控制住了,他感慨,“专业的事还是要交给专业的人。”
曾有位初诊天疱疮的大连患者,同时发现伴有肺间质改变。在北京出差时,出现肺部严重感染,通过网络求助到骆肖群。考虑到大疱性疾病合并间质性肺炎时死亡率非常高,骆肖群建议他尽快在北京治疗。但病人怀着对骆肖群团队的信任,竟然连夜乘火车来到上海医院。最后,经过与感染科张文宏团队的联合抢救,病人病情得到完全控制。
“大疱性疾病往往有较多合并症,对医生业务水平要求较高,需要多个学科的支持。”骆肖群的疱病团队长期与感染科张文宏教授团队、放射科刘含秋教授团队、呼吸科、内分泌科、急诊科、骨质疏松科以及眼科合作,联手建成了完整、全面的治疗体系,尽早发现并处理并发症,使团队治疗疱病的死亡率降低到国际最低水平。
知道患者有多痛苦,她总要求学生,“真心、耐心对待患者,尽力帮助他们”。团队中的杨凡萍医生颇有感触,“我做医生的快乐,就来源于患者给予的信任及帮助他人的满足感”。
团队中还有一位中国台湾来的陈姿桦医生,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临床医学院八年制。陈姿桦出生于医学之家,父辈是知名的医学美容专家,但她却走上了不一样的从医之路,她说,“除了疾病的治愈,更要缓解患者内心的焦躁与无助”。在这个“冷门”的专病门诊,医生、患者和家属建立起一种特殊的亲密关系,也激励着医生不断精进业务,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新民晚报首席记者左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