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质性肺疾病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人大代表陈静瑜肺罕见病治疗纳医保,让他们
TUhjnbcbe - 2022/11/7 18:36:00
北京治疗雀斑医院 http://m.39.net/pf/a_10057595.html
03:17

封面新闻记者韩雨霁柴枫桔摄影柴枫桔

中国肺移植技术发展几十年,目前国内技术处在一个怎样的水平,面临什么问题?中国“肺移植第一人”、医院副院长陈静瑜坦言,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目前国内肺移植技术已经渐渐与国际接轨,但供体短缺以及术后慢性排异反应等全球性问题,依旧是瓶颈所在。

封面新闻:肺移植技术目前瓶颈何在?

陈静瑜:就国际而言,供体短缺、慢性排异反应无法解决都是攻关难点。假如有足够供体的话,我们移植的手术量可能还会提高。这个供体指的是能达到标准的优质供体。

年,全国有个心脑死亡的爱心捐献,而我们的供肺仅利用了5%,相比较国外25%的供肺利用率,我国要加强供肺的维护,以提高利用率。

截至目前,全世界都在攻克慢性排异的难题,现在还没有根本的解决方案。所有的器官移植都存在这个慢排,这是我们人类需要攻克的一个难题。

封面新闻:国内肺移植是否还有自身努力的方向?

陈静瑜:还是医院。医院,指的是既有资质、又能正常医院。就现在的技术交流进展而言,是完全可以尽快实现的。单从数据来看,此前,由我们团队参与的肺移植手术占全国所有肺移植手术的7成左右。但年,这个比例已减到6成,依赖性降低了,可以说,是个很好的趋势。

封面新闻:作为全国人大代表一直在为肺移植患者发声,你有什么建议和看法?

陈静瑜:这两年我确实也在这方面做工作。针对一些肺动脉高压、淋巴管平滑肌瘤病等罕见病人,我也希望能尽自己的努力,推动将这类病人必须服用的药物纳入医保。

很多人不知道,这类病人一个月服药就花费很高,可能经济上承受难度大。现在,肺癌病人吃靶向药物是进入医保的,而这一类病人,也就是罕见病人,实际上也面临着痛苦,他们治疗的药物更应该进入医保。所以我把这一类的建议也提了,也得到了国家的响应。

肺移植大事记/

年,人类有了第一台肺移植手术,但该病人短期内去世。

年,北京结核病研究所辛育龄教授为一位肺结核病人进行肺移植治疗,病人同样在短期内去世。

年,医院,一位终末期肺纤维化患者接受了右肺移植,该病人长期存活了7年多,成为全球范围内真正意义上第一例成功的肺移植。

年,首都医院为一终末期结节病肺纤维化患者进行左单肺移植,病人长期存活,标志着真正意义上中国肺移植成功。

年9月,医院开展了中国第一例肺移植治疗肺气肿手术,该病人长期存活8年,后因年事过高,脑溢血去世。自此,中国肺移植在新技术的“加持”下重新开展起来,并发展至今。

相关阅读:

中国“肺移植第一人”陈静瑜:专注着一个器官的拯救

70年70人·民生⑩

1
查看完整版本: 人大代表陈静瑜肺罕见病治疗纳医保,让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