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第12条: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这一条叙述的理法方药很明白,开始就说是“太阳中风”,就是太阳病里的中风这个证型。“阳浮而阴弱”,这一句话主要有两种解释,一种是从病机上来讲,还有一种从症状上来讲的,都能解释得通。从症状而言,“阳浮而阴弱”讲的是一种脉象,作为太阳中风证的一个症状。这里关键就是“阳”和“阴”的问题,“阳”和“阴”在这里是指取脉的方式,阳取法又叫轻取,轻取为阳,重取为阴。阳浮而阴弱就是轻取而浮、重取而弱。实际上这就是一个脉象浮弱,是太阳中风的脉象特点。如果从病机上我们也可以解释,这个“阳”和“阴”可以理解为卫气和营气,阴代表营气,阳代表卫气。什么叫“阳浮”啊?浮就是浮越于外,这里指卫气浮越于外,卫气浮越于外是为抗邪。抗邪必定会出现发热这样一些症状,正邪相争多有发热,所以后面讲了“阳浮者,热自发”,就是说如果这个卫气浮于外抗邪的话一般会有发热。而“阴弱者,汗自出”这个句子应该倒过来理解,卫气卫外抗邪,那么它的这种司汗孔开合的功能就会受到影响或受到障碍,这样就会导致什么营阴外泄不能很好地保护营阴,所以营阴外泄,病人就会出汗,出汗多了营阴就会受到损伤。所以实际上“阴弱者,汗自出”其意思就是汗出以后导致的阴弱,汗出得越多,营气损伤的程度就越大。所以“阳浮而阴弱”在这里实际上是讲营卫不和的。那它是一个什么状态的营卫不和呢?是卫气不固营气,营阴外泄的一个状态,这种状态需要用调和营卫的方法来纠正。
把“阳浮而阴弱”解释为营卫不和,这种解释比较妥当,比解释成脉象要有说服力,实际上“阳浮而阴弱”这句话就是指的桂枝汤证的基本病机啊,后世把它发挥成卫气不固,营阴外泄的营卫不和了。
后边有这样几个句子,比如说“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讲义上解释的是:“啬啬”是畏缩怕冷,“淅淅”又是冷水淋身,“翕翕”是温和的意思。实际上“啬啬、淅淅、翕翕”这是什么词呢?叫“连绵词”。连绵词有两个特点,即“两无”的特点:第一是无定字,可以随意找两个字写上;第二是无意义,即没有具体的意思,只取其声,而不取其意。为什么古人要使用这种连绵词呢?直接说恶风或恶寒不就行了嘛。我考虑这主要是为了文字的生动、优美,因为这些连绵词能起到补充音节、便于朗读的作用。所以了解了这是连绵词,了解了连绵词的特点,我们就会知道其实这几句话讲的就是太阳中风有恶寒发热的症状。注意这里既提到恶风,又提到恶寒了,我们讲了啊,恶寒、恶风的区别就是程度不同而已,恶风是有风则恶,无风则安,恶寒是有风没风病人都怕冷。也就是桂枝汤证的表现,有一些人可能恶寒的程度比较轻啊,他只是怕风,但是另外一些人,不但怕风还怕冷啊,没风的时候他也冷,每个人表现不一样,就是这意思。
“鼻鸣干呕”,这里实际上是两组症状:第一个是鼻鸣,如果从字面意思上来讲,(就是)鼻子响。鼻子为什么响啊?你感冒的时候鼻子响过没有啊?噢,响了,特别是一到睡觉的时候就吭吭响,还有特别响的,像箭鸣音一样。正常人呼吸通畅鼻子是不响的,病人如果来看病了,你就是不抬头只要听到他不停地呲楞鼻子,或者擤鼻子的声音,你就知道他患感冒了。所以鼻鸣表明鼻子通气状况不良,甚至鼻塞不通。但鼻鸣在这里不是鼻子响这一个症状,还包括什么呀?打喷嚏算不算?当然是了,最大的鼻鸣,有的打得很响,隔着房间就能听到。所以这个鼻鸣包括有、流涕、打喷嚏。那问题的关键是,在桂枝汤证里边怎么会出现鼻塞、流涕、打喷嚏呀?这跟哪个脏有关系呢?当然是与肺相关了,大家别忘了这个啊,我们说过的,在太阳病证里边有肺的症状,手太阴肺的症候归到太阳病里边,为什么呀?为什么一感冒都要到肺上去呀?小孩还容易引起肺炎,是不是啊?就是因为肺和皮毛的关系,肺主皮毛。古人之所以说肺主皮毛,那就是经过长期的临床观察,看到这个皮毛跟肺的关系太密切了,皮毛一受凉,肺马上就病了。这样,古人就说,肺跟皮毛有一个直接通道,所以就总结出这个理论了,肺主皮毛。那邪气现在从皮毛而入,侵犯肺脏,肺开窍于鼻啊?所以只要肺气不利、肺气不宣,就会表现在鼻子上,也就是肺一病,鼻子就倒霉了,打喷嚏,流鼻涕,鼻塞。所以我们看到病人感冒以后打喷嚏、流鼻涕或鼻塞不通这些鼻鸣的症状,你就要知道这不仅仅是他鼻子的问题,而是肺的问题,要认识到这一个层面,治肺才能使鼻疾痊愈。所以,我们临床上经常碰到鼻炎的患者,那鼻炎怎么治啊?治肺呀,对吧?所以你要了解到它的病根在肺。那开始鼻塞、流涕、打喷嚏,要再往下发展累及肺就会出现什么呢?那就会咳嗽了对吧,就会吐痰了,甚至就会喘了啊!严重的外感就会有咳嗽、喘,这是太阳病的一个特点之一。
至于第二个症状“干呕”,那是肺气上逆引起来的胃气不降,这两个脏器的关系前面我们说过了,在太阳伤寒提纲证中,因为太阳伤寒证有“呕逆”,对吧,所以在这里就不重复了。
当然理解这一条啊,还要加上哪一条的症状啊?还有第2条,第2条也说汗出了,所以出汗是桂枝汤证的核心症状。当然,太阳中风证的表现还包括第1条,只要是太阳病范围,第1条所讲都是其表现。所以我们要很好地使用桂枝汤,就要参看第1条、第2条第12条,此外还有第13条。在讲桂枝汤这个方子以前,咱们先看一下第13条,回头再说桂枝汤方。
伤寒论第13条: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哎,这一条讲得很清楚啊,太阳病,有头痛、发热、汗出、恶风的,就可以用桂枝汤。这里给了四个症状,这是张仲景在临床上总结出来的,就是如果一个太阳病,见到头痛,见到出汗,见到恶风,见到发热,就可以使桂枝汤啊。如果前面的第12条是辨证使用桂枝汤的话,这个则是对症处理,也就是见到这四个症,也可以用桂枝汤,突出了抓主症的重要性。本条它的意义就在于这里,因为桂枝汤证的表现很多啊,又是发热恶风,又是头项疼痛,又是鼻鸣,又是干呕的,但主要是什么症状呢?就是第13条讲的这个,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这四个(症状)比较重要,尤其是汗出、恶风,是桂枝汤使用的一个必见之症,而最核心的就是出汗,这个在前面我们已经讲过了。
另外,还有一条,第95条,也是桂枝汤证的主要条文,也一并先讲了。
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
如果说一个发热、汗出的太阳病,“此为荣弱卫强”所致,是太阳中风的表现,建议用桂枝汤治疗。这里明确提出来桂枝汤证的营卫不和的状态。这里所说的“荣”,就是营,这个词来自于《内经》,《内经》有些篇章把营气叫“荣气”,当然可能是因为营阴主濡养的作用吧,不过我认为可能还有方言的存在,因方言的不同,把“营”读做“荣”。现在在河南还有一些地方啊,他们把这个ing的声音发成ong。张仲景是河南人,也读营气为“荣气”,当然这个没经过考证,我也不懂古代语音学,只是臆测而已。
为什么把桂枝汤证的病机概括为“营弱卫强”呢?营弱还好理解,一出汗,就是营阴外泄了,出汗多了,营阴当然就虚了。那“卫强”怎么理解?是不是卫气很强大呢?不是这个意思,而是因为邪气侵袭,卫气要进行抗邪,所以它要鼓足力量去抗邪,那么这个鼓足力量抗邪的状态就叫“卫强”,所以实际上“卫强”是描述卫气抗邪的那种亢奋状态。可能本来这个正气无精打采的,看邪气来了,职责所限,所以强打精神来去与邪气争斗,奋起抗邪,也算是尽职尽责了。其实,所谓“荣弱卫强”,与前所讲“阳浮而阴弱”是一样的嘛,“荣弱卫强”也好,“阳浮而阴弱”也好,都是表达桂枝汤证的基本病机的啊。正是因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啊。所以要止汗,就得固营阴,要固营阴,必须得固卫气,要固卫气必须把谁赶走啊?把风邪赶走,都是它惹的祸呀,风邪一干预,卫气的功能障碍了,所以就出汗了,就是这个意思。所以张仲景说:“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这里又有一个词需要注意,这里没有说祛邪风,而说“救邪风”,是什么意思啊?难道说要去挽救这个邪风吗?绝对不是啊,肯定讲的是制止的意思对吧?所以这里的“救”就是止的意思,《说文》:“救者,止也。”那就是说,只要能制止住风邪,把风邪赶出去,营卫就调和了,而要完成这个任务,最好使用桂枝汤。
第12、13、95条这三条,都是桂枝汤证的代表性条文,大家要作为重点来记。另外还有一个问题,这些条文中有讲“桂枝汤主之”的,有讲“宜桂枝汤”的,是有区别的。凡说“某某汤主之”,就是必用这个汤方,“桂枝汤主之”就是必用桂枝汤治疗;而说”“宜某某汤”,则是建议使用,第95条说“宜桂枝汤”,就是建议使用桂枝汤,但也不一定非要使用它或者是全方使用它,二者所表达的语气不一样,应予注意。
通过这些条文,我们总结一下桂枝汤证的症状,参看第1条、第2条、第12条、第13条和第5条,如果把这些症状归类的话,有这样几组症候:首先汗出、恶风、发热是一组,而且是桂枝汤证的核心症候,这一组症候反映了什么啊?营卫不和;第二组症候是疼痛,也是太阳病总的特点呀,第1条就指出了头项强痛,当然也包括桂枝汤证,这是反映了太阳经气不利的症状;还有一组症状别忘了,第三组症状,就是与肺(胃)有关的症候,鼻鸣、干呕,它是反映了肺气失于宣降病机。是不是这样的?这三组症状反映出邪气侵袭引起的外感病,它的病位就是在太阳经,之后导致了营卫不和,导致了太阳经气不利,导致了肺失宣降,这就是桂枝汤证的特点。但是其核心的症状是这个:汗出、恶风。
桂枝汤证的这三组症状我们要记牢了,因为后面要讲的桂枝汤证的兼证,都与它有密切的关系。仔细分析的话,桂枝汤证的兼证实际是桂枝汤证中的某一组症状扩大化的结果。比如说啊,桂枝汤证中的头项痛,只是后脖颈子疼,如果说疼的范围加大,连及了后背,导致整个背部、甚至肩部都疼的,同时僵硬发紧,张仲景叫做“项背强几几”,这时治疗用桂枝汤原方就显得病重药轻了,因为这组症状加重了啊,所以就要用桂枝加葛根汤治疗,就是在桂枝汤中加一味葛根以增强治疗项背强急的作用,这就变成了桂枝加葛根汤证。那如果是鼻鸣、干呕这一组症状扩大化了,比如不是一般的鼻塞、流鼻涕、打喷嚏了,而是咳嗽,是喘,病人呼呼地喘,还出汗,同样用桂枝汤原方也解决不了问题了,因为桂枝汤的平喘作用不强啊,所以张仲景就在原方上加杏仁、厚朴以降气平喘,这就是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那如果是出汗重了,不是简单的自汗了,不动也出汗,甚至汗液自漏,漏汗,那么这时桂枝汤同样也力不从心了,所以就加上附子,以固表止汗就变成了桂枝加附子汤证。所以桂枝汤证后面的兼证,都是桂枝汤证某一组症状扩大化的结果,所以这三组症状大家必须得掌握了。其实,麻*汤证的表现跟这个格式一样,也是三组症状,营卫的症状、太阳经的症状、肺的症状,我们讲到麻*汤证时还要详细说这些。
那针对这些症状,我们找桂枝汤证的病机,这个实际上在前面也都已经说了啊,在学第2条的时候,我总结过太阳中风证的病机,是风邪外袭,卫阳不固,营阴外泄。简单地说,可以说成是风邪侵袭,营卫不和。
那行了,找出了病机以后怎么办?就要立法治疗了是不是?治则治法是要跟着病机走的,而不是根据症状对吧?针对桂枝汤证的病机,首先风邪是罪魁祸首,得首先把它赶出去,那有营卫不和,当然就还要调和营卫,所以桂枝汤证的治法是:祛风解表,调和营卫。或者叫祛风解肌,调和营卫。“解肌”是张仲景自己说的原话,解肌就是解除肌表的邪气,实际就是解表,是解表的另外一种表达。
桂枝汤总共五味药物,学方剂已经学过的。你看它这很有意思啊,桂枝的功能很多,但首先还是发汗解表,但相比较麻*,其发汗力弱一些,主要是助阳解表。此外,桂枝还可以温中、温补中阳,还可以温振胸阳,还可以温经通络,还可以化气行水。你看,桂枝的作用很多,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这些功能都是建立在它助阳的基础上,所有桂枝的五大功能,都跟助阳、温补有关系。只是桂枝不温肾阳,因为它性浮越,不往下沉,所以温不了肾阳,但要温肾阳可以换成它的树皮,肉桂。桂枝在桂枝汤中主要是助卫阳的,使卫气卫外为固,固护营阴。
但是现在出汗啊,营阴已经外泄了,有阳无阴也是不妥,所以桂枝配了芍药,临床用白芍。芍药在张仲景时代没有赤芍、白芍之分,临床根据桂枝汤的作用特点,都是用白芍。二者有什么区别?这个应该大家知道吧?先说白芍的功能,白芍在《中药学》中分到哪一类了?对,补血药、营血虚,白芍是最好的。那赤芍是干什么的?赤芍是凉血药,另外赤芍还有活血的作用,所以血里有热、有瘀,赤芍最好了,这是二者的主要区别。桂枝汤中用白芍,因其酸收之性,以敛阴和营,制止出汗。与桂枝一散一收,调和营卫,是为对儿药。桂枝往外发、往外散,芍药往里敛、往里收,发的时候是助卫抗邪,收的时候是敛营固阴,二者配合紧密。
生姜、大枣这又是一对儿,生姜也是解表药,所以它在这里是助桂枝振奋卫阳;芍药一看,你桂枝有助手,我也得找一个啊,它就找大枣,大枣是助芍药滋阴养营,又称为对儿药配伍。这一对儿帮助那一对儿。所以大家要注意《伤寒论》里边药对儿的使用,这很重要啊,是临床上经常使用的开药方式。
甘草呢?可以补中以滋汗源,经常出汗,但汗源在哪里呢?在脾胃,脾胃中的饮食物化生津液,汗即为津液所化;另外甘草还有一个调和的作用。
大家看这个方子的组方是不是很精当啊?拿掉谁都不合适,就像化学方程式,讲究平衡,一方去掉一个就不平衡了,当然要加进去一个,也不好加,所以这就是经方的精当的组方特点。后世有许多人说经方不可加减,当然这句话有点过激啊,但也折射出后世赞叹经方组方的严谨之至。
如果从四气五味上分析本方,它的内涵就更耐人寻味了。我们刚才说桂枝、芍药一对,生姜、大枣一对,甘草调和诸药。但也可以这样看,桂枝、生姜这一对,二者也有共性,都是辛味。而芍药、大枣呢?大枣不是甜的吗?大枣还没长成,也是酸。这两个是一类的,即使长成了,甜了,但吃甜的多了,嘴里就返酸,总之这一组是酸味药。而甘草呢?当然是甘味了,废话,不是甘味能叫甘草吗?如果说我把桂枝、生姜、甘草配在一起,大家看它的奥秘,辛味加甘味,这就叫辛甘化阳,就能产生阳气了。那同样的道理,我把芍药、大枣、甘草配在一起呢?是酸加甘的配伍,酸甘化阴,就会产生阴津对吧?所以大家看,桂枝汤从大的方面来讲,不仅仅是调和营卫了,而是能调和阴阳,是双补阴阳的一个方子啊,所以阴阳两虚就可以用啊,这就是桂枝汤的作用特点。一个小小的桂枝汤,总共五味药物,可以分成六组啊,桂枝与芍药,生姜与大枣,桂枝与生姜,芍药与大枣,桂枝、生姜与甘草,芍药、大枣与甘草。药物少,内涵大,这就是经方的魅力!
所以,称赞经方精、当、灵、验,一点也不为过。我们要善于学习古人的这种组方思路。联想到现在个别大夫开药,就没法提了。曾有个大夫给病人1周开了两万多块钱的药,所有的贵重药品在他的方子中都体现出来了,最离谱的是,方子中既有西洋参,又有高丽参,后来问他这是为什么呀?为什么两个人参一起用啊?他说:一个是外国的,一个是中国的,一个凉,一个热,哎,我这一配,既不凉又不热,还中西结合,真是让人啼笑皆非。你看《伤寒论》中有个方子,超过10味药的只有3个,一个是柴胡加龙骨牡蛎汤,12味;一个是麻*升麻汤,14味;还有一个乌梅丸,10味,即使加上白蜜,也就11味。其他方全在10味以下,而最多的(方子)是四五味、五六味组成的。其实临床用药,起效并不决定于药味之多,而是决定于用药的准确性,如果你用的药和病情根本不沾边,用的药味越多,就会副作用越大。假如一个工作只需要两个人就能完成,你却放上10个人,那肯定是互相扯皮,谁都干不好。我们一定要明白这个道理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