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疾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坚持长期治疗。如果哮喘反复发作,病情会逐渐加重,预后会较差。因此规范化哮喘的自我管理对于哮喘的控制与防治急性发作是非常重要的。
哮喘的疾病特征
哮喘的主要特征为气道慢性炎症、气道高反应性、可逆性气流受限和气道结构改变(即气道重塑)。
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后缓解。
哮喘的治疗药物
一是控制类药物,即需要每天使用并长时间维持应用的药物,主要通过其抗炎作用使哮喘患者维持在临床控制状态,包括吸入糖皮质激素、长效β2-受体激动剂、白三烯调节剂、缓释茶碱及其他有助于减少全身激素应用剂量的药物;
二是缓解类药物,又称急救药物,在患者急性发作症状时按需使用的药物,主要通过其迅速解除支气管痉挛从而缓解患者速发的哮喘症状,包括速效吸入和短效口服β2-受体激动剂等。
哮喘治疗的依从性难题
对疾病的认识欠缺,认为症状缓解后无需再服药;对激素治疗存在恐惧,担忧长期使用激素带来的不良反应;吸入装置使用方法不正确,用药指导不到位;长期使用药物会对患者家庭造成一定的经济负担,尤其是收入较低的患者;药物使用便利性不佳,导致患者遗忘等。克服哮喘治疗依从性难题
01
治疗干预:
如有可能应尽量选择长效制剂、使用单一吸入装置多种药物联合制剂;随时评估患者吸入装置的应用情况,查看患者药物使用的细节,发现错误及时纠正。
02
患者干预:
加强患者自我管理,制定书面治疗计划,进行针对性的患者教育和提供相应的信息(如药物、健康教育等)。
03
推进以患者为中心的沟通方式:
医护人员应通过良好的沟通技巧、最新的监测知识和宣教工具来改善患者的依从性。
04
完善教育和管理结构:
建立哮喘专病门诊、哮喘宣教中心、哮喘患者协会“三位一体”的系统教育管理模式,强化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充分发挥社区在慢病管理中的作用。
05
物联网应用:
可以通过远程监测吸入装置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1]
就诊科室
呼吸内科
就医指南
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