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中华病理学杂志,,50(9):-.
肺癌是我国恶性肿瘤死亡的主要原因,其中非小细胞肺癌约占85%。新辅助治疗后的手术切除已经成为局部进展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重要治疗方法。新辅助治疗的主要优势在于减轻手术前肿瘤负荷,清除血液内的肿瘤细胞,达到减少术后复发和降低转移的目的,进而改善患者预后。对于治疗反应的评估,临床常用基于影像学的实体肿瘤疗效评价标准(responseevaluationcriteriainsolidtumors,RECIST)评分法,而经研究证明,RECIST评分与病理学评估结果存在不一致性,主要表现为部分经RECIST评分为进展或稳定的病例,而经病理学评估为部分缓解甚至完全缓解,这为疗效和预后判断带来困难。病理学评估能够较准确地反映临床疗效,是新辅助治疗后疗效评估的重要方法。目前,对于新辅助治疗后非小细胞肺癌的手术切除标本尚缺乏较为完善可行的从大体到显微镜下的评估方法。近期由国际肺癌研究协会出版的关于“新辅助治疗后肺癌手术标本病理学评估”的多学科推荐方法成为重要的参考标准。本共识在采纳此版推荐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临床研究数据及实践经验,由病理医师与临床医师共同制定,旨在对新辅助治疗后非小细胞肺癌标本的取材、病理评估及病理诊断报告书写提出规范,为临床进一步治疗和预后预测提供可靠依据。
一、非小细胞肺癌新辅助治疗
病理反应评估的临床意义
随着肿瘤治疗方法不断发展,非小细胞肺癌新辅助治疗可供选择的方案也在逐渐增多,目前主要包括新辅助化疗、放疗、免疫治疗、靶向治疗及各种联合治疗方案。依据新辅助化疗后手术标本的组织病理学改变进行治疗反应评估已被证实可以有效预测患者生存期。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肿瘤细胞消退、坏死和间质改变(主要包括纤维化和炎性病变)。其中残存活肿瘤细胞百分比被证实是比较可靠的疗效预测因子。Junker等通过对40例接受新辅助化疗的局部进展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病理学评估发现,残存活肿瘤细胞百分比≤10%即达到显著病理缓解(majorpathologicresponse,MPR)的患者生存期明显长于10%的患者。在原始肿瘤区域出现的中心性坏死伴随周围泡沫细胞条带、肉芽组织形成及外周的纤维组织瘢痕等组织病理学特征可作为化疗药物诱导的肿瘤消退的证据。后续多项研究证实了MPR与较长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高度相关。Hellmann等建议使用MPR作为新辅助治疗临床试验中替代生存的研究终点,这有利于在短期内评价药物疗效。
近年来,以免疫治疗为基础的单药或联合用药方案与传统化疗相比显示出明显优势,多个ⅠB~Ⅱ期临床试验表明,新辅助免疫单药治疗后肿瘤MPR率可达17%~45%,而免疫+化疗联合方案的MPR率可达83%。由于治疗机制不同,Cottrell等研究发现以大量免疫细胞浸润为主的肿瘤消退是新辅助免疫治疗后的组织学特征,也提示免疫治疗亟需建立有别于传统化疗的病理学评估新标准。对于新辅助免疫治疗,因为影像学“假性进展”现象的存在,凸显了病理学评估的重要地位。
总之,新辅助治疗后的病理学评估可以详细评估不同治疗方式后的治疗反应及组织学特征,更精准地、快速地预测预后。还可以根据治疗反应评价术前治疗方案的有效性,为患者术后的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二、非小细胞肺癌新辅助治疗
病理反应评估应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