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质性肺疾病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广州医院呼吸科
TUhjnbcbe - 2021/7/3 2:05:00
公益慈善北京中科在行动 http://news.39.net/bjzkhbzy/170621/5478875.html
广州医院创建于年,是医院,也是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呼吸疾病国医院。年入选为广东省“登峰计划”首批单位、国家“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年,成为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建设单位,承担着省市乃至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紧急医疗救援任务,特别是在抗击非典、禽流感以及新冠疫情等突发事件中,为国家和社会做出了重要贡献,深受广大群众信赖,享誉海内外。《医院排行榜》中,我院作为医院连续10年医院,呼吸专科连续10年专科排名第一。目前开设病床张,设有44个临床科室、18个医技科室。现有职工近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博士生导师48人,硕士生导师人;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中央保健专家3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1人、卫生部突出贡献中青年3人等高级别人才。

呼吸内科是一个集临床、教学、科研及管理为一体的学科,是呼吸专业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及内科学博士后流动站。年经广东省卫生厅批准成立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是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呼吸疾病重点实验室、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广州呼吸疾病研究中心、卫生部呼吸内镜医师培训基地;年被广东省高教厅确立为省重点学科;年通过了省科委的验收评估,成为广东省呼吸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年成为博士学位授予点;年经教育部批准成为国家重点学科;年成为国家呼吸疾病重点学科;年成为国家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和博士后流动站;年被卫生部批准成为呼吸内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经过三十余年的不懈努力,呼吸内科已发展成为综合实力雄厚、堪称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呼吸病学临床诊疗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学术交流中心和人才培养基地。

本学科拥有着一支技术精湛、人才梯队结构合理的工作团队,形成11个具有强大处理疑难危重症能力的专业组;现有医生45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20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者35人,护士85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2人,省级突出贡献专家1人,市级优秀专家4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人,国家级培养对象1人,省级“千百十”培养对象2人。学科总带头人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教授。

本学科拥有五个病区及呼吸内科门诊,拥有张病床,设立呼吸专科门诊、变态反应科门诊、戒烟门诊、肺纤维化门诊、肺动脉高压门诊等;此外,还有慢性咳嗽室、睡眠监测室、呼吸力学室、支纤镜室、肺功能实验室、呼吸力学实验室等15个功能室。常备多导监护仪等40部,配备美国伟康高级无创呼吸机共30台,配有各种型号及类型的纤维、电子支气管镜、荧光支气管镜、超声支气管镜(EBUS)以及电子胸腔镜、电磁导航系统。门诊年平均量逾人次,住院年平均数近人次,每年诊治大量的疑难重症呼吸病患者,医院的呼吸疑难危重病人的转诊和会诊。

呼吸内科现有感染性疾病治疗组、慢性气道疾病治疗组、肺部肿瘤治疗组、肺血管疾病治疗组、间质性肺病治疗组、支气管哮喘专业组等亚专科。在上述多个领域拥有多项特色技术,具体包括:经支气管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技术(EBUS-TBNA)、电磁导航支气管镜技术、全肺灌洗术、气管支架植入、经气管镜局部治疗(激光、冷冻、注药、高频电刀)、呼吸力学技术、OCT(光学相干断层成像)对肺血管病的诊治技术、红外热成像技术(主要用于早期诊断血栓栓塞性疾病)等。

近3年,各级科研立项86项,研究经费多万元:计划首席项目1项、分题2项,十一五重大传染病专项(子课题)1项,教育部创新团队项目1项,卫生部重大科技专项1项,卫生部面向农村和基层推广适宜技术十年百项计划项目1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交流、面上及青年项目共25项,国际合作项目多项。国家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8项;各级成果奖8项,其中呼吸疾病防治研究创新团队获首届南粤功勋奖万元。

发表论文多篇、SCI等刊物收录论文44篇(IF总分.),中华医学系列及核心杂志论文篇。

近3年来,每年举办10余个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平均每年来自全国各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近人次参加,接收超过20个省、自治区、医院名医生、护士进修。

钟南山,中国工程院院士,内科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年就读于北京医学院医疗系,-年在英国爱丁堡大学及伦敦大学进修,自年后,历任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广医院院长,广州医学院院长,中华医学会会长,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学科、国家临床研究中心及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被授予爱丁堡大学荣誉医学博士,WHO哮喘防治指南委员会成员及全球慢性呼吸疾病(GARD)联盟执行常委,连续三届被选为中国人民*治协商会会员,二届全国人大代表。首次提出了“隐匿性哮喘”的概念及简易的哮喘治疗方法,主持制定了我国非典型性肺炎、H5N1、H1N1等急性传染病诊治指南,在年非典防治中取得了全球最高的存活率,并在以后H7N9、MERS及H5N6等重症传染病的抢救中取得成功。首次证实更换生物燃料可明显降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病率,含硫氢基化合物可有效预防该病急性发作,并列入《全球防治指南》的治疗药物中。在发表的学术论文中,获《柳叶刀》杂志最佳论文及国际环境流行病学会(ISEE)最佳论文奖各1篇。主编出版《内科学(第7版)》、《呼吸病学(第2版)》等专著12本。曾获全国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白求恩奖章、全国劳动模范等称号。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长期从事呼吸系统疾病的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对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咳嗽、间质性肺炎等呼吸道疑难杂症有很高的造诣,被聘为撰写联合国《哮喘防治全球战略》文件的中国代表,是近十几年来推动我国呼吸疾病科研和临床医疗走向世界的杰出领头人之一,提升了我国呼吸病学研究领域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

陈荣昌,博士研究生导师,卫生部有突出贡献轻中年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现任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呼吸疾病国家重点试验室副主任。任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副主委兼秘书长、广东省胸部疾病学会副会长、广东省医学会呼吸危重症学组组长、广州市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前主任委员,美国胸科医师协会资深会员(ACCP),国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联盟执行委员会成员。及任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中华生物工程学杂志和国际呼吸杂志副主编,中华内科杂志等多种杂志的编委,广州市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委员等职务。

陈荣昌教授作为省市突发事件应急医疗专家在抗击非典、H1N1、H7N9、H5N6等重大呼吸道传染疾病过程中贡献卓著。在临床科研方面更是创造多项国内首创:国内率先开展呼吸肌肉功能与呼吸系统疾病关系的研究、创新性应用运动膈肌功能试验证明早期慢阻肺患者可出现膈肌疲劳的表现、率先开展无创人工通气的研究和临床应用、率先在华南地区开展支气管激发试验和气道高反应性的研究等。其提出的以呼吸力学为导向,针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患者个体化肺保护通气的策略被同行广泛接受。曾任*协委员及现任市人大常委,陈荣昌教授积极参*议*,关心医师培训制度、医院发展等关乎民生的问题,为学科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主要从事呼吸力学与机械通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道病*感染等领域的工作。担任科技部计划项目分题:肺损伤的防治体系研究;及中加国际合作项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自身免疫的关系和机制研究等多个科研项目的项目负责人。

在国内外发表多篇论文(包括多篇SCI论文),并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广东省科技进步一、二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广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多项科研成果;获得实用新型专利8项,发明专利6项。获年全国医德标兵称号、年度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年第三届广州市职工发明创新大赛一等奖、年度广州市高层次人才优秀专家、年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年呼吸疾病防治研究创新团队荣获首届南粤功勋奖团队的骨干成员之一;卫生部有突出贡献青中年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广东省抗击非典一等功,全国卫生系统抗击非典先进个人、中国呼吸医师奖等荣誉称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广州医院呼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