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陕西日报」
本报记者 秦骥 通讯员 吴丽霞
“到基层去!到边疆去!到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去!”这是他们立下的誓言。在天山脚下、雪域高原,医院援疆援藏代职干部原平利、郭云红、王正强克服各种各样的困难,用辛苦的付出让众多被疾病困扰的家庭重燃希望。
“为这里的人民减少疾病困扰”
当原平利第一次踏上雪域高原时,她对“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适应这里生活的时间比我原本预估得快一些。”8月27日,记者拨通原平利电话时,电话那头原平利的声音充满朝气,“目前,这里的各项工作都进展非常顺利。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成功开展了冠状动脉造影手术,并为两名藏族同胞查明了常年胸痛的病因。”
原平利是一名具有20多年临床经验的主治医师。医院时,她就主动请缨去任务最艰巨的岗位,希望可以发挥专业所长,为驻藏官兵、藏区同胞解难帮困。
高原地区,群众长期食用高脂肪、高热量、高盐分饮食,导致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病多发。为此,每周二、四、五、日上门诊,每周一、三大查房,每周学习日为科室授课……原平利把每天的工作日程排得满满当当,尽最大能力救治更多的心血管疾病患者。
原平利一边积极投身诊疗工作,一边抓紧筹备心脏介入手术室建立工作,制定心脏介入手术室规范化管理制度、培训手术医护团队。终于在7月1日,医院时隔两年重启心脏手术室,并成功开展心脏介入手术,截至目前已救治危重症患者10余人。
“原医生,一位腹腔镜术后病人突然呼吸困难,血氧饱和度急速下降,请速来会诊!”原平利说,一天,她正忙着写病历,听到呼叫,赶紧放下手中的工作第一时间赶到病人跟前。这名病人是一位藏族阿妈。在精准评估病情、分析完各项指标后,原平利判断这名藏族阿妈出现了肺栓塞的情况,立即采取了抢救措施。
这天夜里,原平利守在藏族阿妈病床前彻夜未眠,密切观察病情,调整抢救方案。随着心率逐渐稳定,血氧饱和度逐渐回升,藏族阿妈终于转危为安。
第二天清晨,藏族阿妈醒来看到原平利,激动地双手合十表示感谢。
原平利不仅一直倾心守护患者生命,还尽心传授技术经验,真情真意服务藏区同胞、驻藏官兵。“我希望能把我的经验和技术都留在这片热土上,为这里的人民减少疾病困扰。”原平利说。
“我的任务是守护好他们”
“援疆为什么?来了干什么?走了留下什么?”这是出发前郭云红反复问过自己的问题。
当穿越荒无人烟的茫茫戈壁,走进沙漠边缘的绿色军营时,郭云红突然觉得驻守边疆的武警官兵就像白杨树一样扎根大漠卫国戍边,默默守护着国家,自己应该为他们做些什么。在这所从没有女军人的营区,郭云红拒绝了一切特殊照顾,进入军营她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不需要什么特殊的照顾,把我当成男同志看待就行。”
从5月16日到支队报到至今,接诊病号、遂行任务保障、下基层巡诊、宣讲健康知识、编写基层卫生队使用诊疗规范……郭云红每天能量满满地忙碌在为兵服务第一线,竭尽所能为保障官兵健康、提升他们的战斗力贡献光和热。
不久前,在一次军事考核中,有两名战士快到终点时,突然晕倒,伴发恶心、呼吸急促等症状。
“快速转移到树荫下!”遂行卫勤保障的郭云红见状立即开始紧急处置,给战士们持续降温并带他们回到卫生队。经检查,这两名战士被初步诊断为热射病。
以往遇到热射病病员,卫生队都会医院救治。由于转院过程辗转,容易耽误抢救,郭云红根据多年成功救治热射病的临床经验,提出就地救治的方案。经过一周的精心治疗,两名病员身体状况逐渐康复。郭云红也将自己的治理经验记录在册,为基层卫生队积累了热射病救治经验。
经过这次救治,郭云红亦为来新疆之前自己提出的问题找到了答案。作为一名全科医生,郭云红计划把自己20多年的临床工作经验全部总结出来留在卫生队。目前,她正着手建立抗生素使用规范、常见病的临床路径,制定典型病例诊疗方案,规范医疗文书,逐步提升基层部队诊治能力。郭云红说:“他们的任务是守护好国家,我的任务是守护好他们,我们做的都是自己应该做的。”
“更好地服务驻藏官兵和藏区群众”
“作为一名军人,祖国需要我,我就要义无反顾地响应党和国家号召!”从繁华都市到雪域高原,从事骨科专业近20年的主治医师王正强把事业心和多年收藏的专业书籍都带到了医院。
医院,王正强就被分配到康复医学与理疗科。通过一周的观察,他发现,来就诊的颈肩腰腿疼患者居多,科室以往采用的传统针灸或按摩等治疗方式治疗时间长,有时疗效还不明显。他想把多年积累的运动康复理念与诊疗技术教授推广给这里的医护人员。同事们得知他的想法后,兴奋地告诉王正强,医院目前还没有开展运动康复和小针刀技术,他是第一个把运动康复和小针刀技术带到这里的人。
此后,每接诊一名患者,王正强都会手把手给同事们教授如何评估病情、寻找疼痛原因,并针对不同病因,运用运动医学与传统医学相结合的方式,给患者进行精准治疗。
当亲眼看到在王正强的诊疗下,当天或2至3天,患者就能解除疼痛后,医院求医。在工作空隙,王正强把专业书籍放到科室,一有空就和同事们探讨交流,向他们灌输运动康复理念,毫无保留地教授相关技术操作。
不仅如此,王正强还把运动康复理念和技术,医院实习的支队卫生员。即使卫生员回到基层,王正强还经常接到他们的来电咨询,悉心帮助他们分析病情、指导治疗。
“我援藏的初心就是把运动康复理念和技术留在雪域高原,更好地服务驻藏官兵和藏区群众。”王正强说。
不畏高原,因为初心使命;不怕缺氧,因为理想信仰。对于援藏援疆的医生来说,这些工作是挑战,更是光荣,是充满困难的,更是充满希望的。对援藏援疆的军人而言,这段光阴是属于奉献与付出的,也是属于锤炼和收获的。-0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