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孩子表现"双面":在校是小帮手 家中当小霸王
刘五湖/绘
日前,一张姓家长向倾诉,“我儿子近5岁了,他在幼儿园里表现很好,除了自己吃饭,还会主动帮老师打扫卫生,帮其他小朋友摆放好喝水用的杯子。可是在家,却完全像变了个人似的,吃饭不愿自己动手,还需要大人喂,就连衣服扣子都让大人帮扣,十足一‘小皇帝’”。随机调查了近20个家庭,发现在4—15岁的孩子中,有半数以上孩子存在学校和家里表现判若两人的行为,俨然“双面娇娃”。
现象
不少孩子的家校表现俨然“双面娇娃”
很多家长对孩子在家和在学校的表现判若两人感到不理解,甚至有些老师在了解到学生在家的表现后也难以置信。
在的调查中,家住江南的李女士正为家中“双面”儿子烦恼不已。“每次去学校开家长会,老师都会表扬他,说他是老师的好帮手。”李女士告诉,儿子现读小学五年级,在班里是副班长,老师和同学都很信任他,“老师总是跟我说,儿子在学校很听话,不论是打扫卫生、收发作业,还是主持班会,孩子都非常主动而且很能干。上个学期他还被评为年级优秀班干部。”但提到孩子在家的表现,李女士却很头疼,“他在家里可是十足的‘小皇帝’。十来岁的人了,每天早上还要我帮他穿戴整齐,吃饭也一定要我们盛好放到他面前,被子从来不叠,房间也一直是我替他收拾。这就算了,最让人头疼的是,他在家里很霸道,他想要的东西就要求我们一定要买给他,想看的电视我们也不能阻止,否则就发脾气大闹。总之在家凡事都得顺着他!”面对儿子在家和在学校截然不同的表现,李女士不断念叨:“为什么孩子只有在学校才会听话呢?我真是搞不明白。”
从教10多年的程老师告诉,遇到的“双面”学生还真不少,在自己所教的一个小学二年级学生当中,有一个小女孩让人印象特别深刻。她在学校是一个乖巧可爱的学生,在学校是组长,还很乐于助人。有一次作业忘记带了,这个女孩回到家里大哭大闹,责怪家长帮收拾作业的时候漏了。后来程老师在与家长聊天时才发现,这个学生在家里从来不愿干家务,是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女皇”。[1][2]下一页探因
家校环境及心理需求不同造就“双面娇娃”
据悉,目前在我国的独生子女中,这种家校表现不一致的情况并不少见,只是表现形式有所不同。有的孩子在家调皮、任性、为所欲为、不服管教,在校却文静、守纪、表现较好;有的孩子在家活泼外向,在校却沉默内向;有的在家热情奔放,在校却变得孤僻自卑。
针对此现象,采访了南宁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杨斌勇老师。他认为,孩子在学校与在家表现不一致,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一、在校和在家的外在环境不同。在学校里是一种集体环境,表现得不好会直接影响到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而在家里,是一种家庭成员生活的环境,面对的多是父母亲人,孩子认为自己表现如何没有什么大不了。再加上有时父母的迁就或唠叨,加重了孩子的烦躁和叛逆,因而和在学校的表现不同。二、在校和在家的心理需求不同。在学校里,孩子追求的是老师和同伴的认同,因而大部分孩子会争取在老师和同学面前表现好的一面,以期得到他人的赞誉,同时也是一种自尊心的满足。而在家里,孩子不管怎样总是能得到大人的关注甚至溺爱,因此对表现好坏就不那么在乎。三、在校和在家的执行规则不同。在学校里有一套完善的相对稳定的规则和一贯执行的老师,在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过程中,孩子们在感受老师充满爱的氛围中也能够感受到规则所带来的适当压力。而在家庭中,却缺少相对比较统一的要求,祖辈和父母的要求通常不一致,很容易使孩子感到无所适从。
支招
面对“双面娇娃”最好建立互动式家校沟通关系
针对这些在校和在家表现不一致的“双面娇娃”,杨斌勇老师建议家长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是营造平等的家庭关系。家长要尽量和孩子平等相处,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孩子能够享有的,自己也可享有,不要给自己特权,也不要给孩子任何特权。因此,家庭里要营造一种温暖的氛围,促进互相之间的沟通,让家长在家能够自在放松,快乐成长。
二是建立互动的家校沟通。按照学校的标准和规范在家里要求孩子,使孩子感觉学校和家里虽然有差别,但还是一回事。只有这样,孩子才不会为了适应不同的要求而表现出“两面性”。同时,家长要了解学校的相关制度,在家里也能按学校的要求安排生活,要求孩子,并持之以恒,使孩子把老师、家长的要求变为自觉的行动,养成有秩序的生活习惯。
此外,孩子在家里哪怕取得一点小小的进步,家长都可以告诉老师,让老师及时表扬孩子,这样可以巩固孩子在家中好的表现。
[各方围观]
新屋小学副校长覃兆源:有许多家长都跟我们老师反映过这一类问题。出现这种问题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家庭教育和和学校教育之间出现了断层,孩子在学校接受到的教育跟在家里接受到的教育连接不起来。在学校,孩子的行为或多或少会受到老师的监督,学会自我制约。同时也会通过与周围同学的对比,渴望在老师和同学面前有所表现。孩子回到家里后,会产生依赖心理,就会出现“小皇帝”作风。
建议家长若是发现孩子存在这方面的问题,可以多到学校与孩子的老师沟通交流,了解什么样的教育方法是孩子所能接受,什么样的交流方式是有效的,把孩子在学校接受的教育和在家里接受的教育连接起来。家长也可以通过设一些鼓励机制来激励孩子,这样孩子即使在家也会变得积极主动。
南宁市翡翠园学校副校长计汀兰:家长教育孩子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引导教育,而不是用大人的角度对孩子提要求。通常学校老师在这方面做得很好。同时,发现孩子的小小闪光点就给予肯定和表扬,以小见大,让孩子很愿意听老师的话。建议家长应该多看看教育孩子方面的书籍。
南宁市直机关保育院老师安然然:年轻的父母要特别注意,一些良好的习惯最好要让孩子在幼儿园期间就养成。在幼儿园里,老师要求孩子“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而不少父母在家里却什么事情都替孩子做,孩子当然要变成“双面娇娃”了。建议年轻的父母要正确地爱孩子。对孩子不要无原则地迁就,溺爱会造成孩子的过分依赖,易养成孩子任性、唯我独尊的不良习气。不少父母总认为自己的孩子年龄小、能力差,因此吃饭穿衣都不让孩子动手,这样滋长了孩子过分的依赖心理,使孩子缺乏进取心。要让孩子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还要保证家庭和幼儿园教育的一致性。爸爸妈妈要了解幼儿园的作息制度和生活常规,孩子回到家以后,也不能放纵,应尽量按照幼儿园的纪律来约束孩子,持之以恒,形成合力,让孩子把老师、父母的要求变为自觉的行动,养成有秩序的生活习惯。
前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