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检测的发展趋势:智能化、可穿戴化、仿生化,
2014年9月12日,中国即时检测与健康监测物联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北京成立,标志着中国即时检测与健康监测迈入“产学研用”携手攻关的时代。王振红摄
中国/中国发展门户讯( 王振红)2014年9月12日,中国即时检测与健康监测物联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北京成立,标志着中国即时检测与健康监测迈入“产学研用”携手攻关的时代。该联盟由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等4个研究机构、浙江大学等10所大学、北京协和医院等16家临床医疗机构以及14家企业组成。
即时检测是指在患者附近或其所在地进行的,其结果可能导致患者的处置发生改变的检测,具有简便、快速、便携等特点和智能、遥感和仿生等功能,在健康促进、疾病诊断、生物应急、环境监测、食品安全和检验检疫等领域被广泛应用,是生物技术、生物医学工程和临床医学等学科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
随着临床医学、生物医学、纳米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对即时检测技术的可靠性、响应速度、获得的信息量等要求越来越高,发达国家投入巨资对即时检测尖端技术进行研究,使即时检测技术性能发生了革命性变化,其发展方向主要有以下5个方面:
1、智能化。智能化即时检测技术发展始于上世纪90年代,是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与传感技术结合的产物。智能化技术检测技术具有自动数据处理、自我诊断和报警以及络传输功能,是目前发展最快的一类即时检测技术。美国已研制成基于智能化即时检测技术的糖尿病管理系统,该系统可监测患者食物的成分,经络传输到医院的数据中心,医院据此计算患者需要注射的胰岛素用量,并反馈给患者,完成患者的自动给药。
2、可穿戴化。穿戴式人体监测是通过可直接穿戴人身体上的传感装置对人体生理和生化过程进行检测与监测,是可穿戴设备的一种。2013年被喻为可穿戴设备的元年,世界范围内谷歌、苹果、三星等各大科技厂商均提前布局可穿戴设备领域,国内也由百度、盛大等公司牵头,掀起一场可穿戴革命。目前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以手表型智能设备与穿戴型医疗设备为主。医疗方面,主要以血压、心率等一般生理指标监测为主,其技术和实用性面对挑战,但增长潜力巨大,是未来即时检测的主流。
3、融合化。多技术融合是新生物技术的一大特征,是系统生物学研究重要手段,也是衡量21世纪生物技术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即时检测的技术融合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多指标组合,二是多技术融合,如将物理量、化学量和生物量检测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纳米技术融合形成可动态监测患者的多个器官功能的变化,用于对危重患者的监测。
4、无创化。对生物体不造成创伤或仅引起微创伤的检测方法称为无创或微创检测。由于不会对病人造成伤害,病人容易接受,特别是对活体的原位进行检测,可有效检测被测对象的生理状态,便于准确地对被测对象的生理、生化进行长期实时监测,是生物医学检测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据此技术研制的可穿戴式产品在国外已大量上市,被称为可引领21世纪产业革命的标志性技术。
5、仿生化。人体是各种传感技术的云集之处,人体器官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集成度高的特点,研究仿生检测产品是医学检测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美国已研制成血糖监测隐形眼镜,并推向市场,对糖尿病的科学管理起到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