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衰竭(respiratoryfailure)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以致在静息状态下亦不能维持足够的气体交换,导致动脉血氧分压(Pa。?)低于60mmHg伴/不伴二氧化碳分压(PaCO2)高于50mmHg,从而弓I起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的综合征。
呼吸衰竭的诊断主要是根据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在海平面静息状态和呼吸空气的条件下,Pa。?低于60mmHg,不伴PaCO?高于50mmHg者为I型呼吸衰竭;伴有PaCO2高于50mmHg时为II型呼吸衰竭,并排除心内解剖分流和原发于心排血量降低等所致的低氧因素。当吸入氧浓度不是21%时,可用氧合指数(PaO2/FiO2)作为诊断呼吸衰竭的指标,PaO/FiO?WmmHg可诊断为呼吸衰竭。
一、呼吸衰竭的病因
呼吸衰竭的病因多种多样,但归根结底均因呼吸系统功能损害所致。呼吸系统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气体交换的器官,即是肺脏;二是呼吸泵,包括胸壁、呼吸肌、呼吸中枢、及呼吸肌和呼吸中枢之间的神经传导系统,因此呼吸衰竭的病因也据此可分为这两类。基于病因分类的两分法,气体交换器官功能衰竭时大多引起I型呼吸衰竭,以低氧血症为特征,一般不伴二氧化碳潴留;而呼吸泵(通气功能)的衰竭则引起n型呼吸衰竭,其特点是二氧化碳潴留。
(-)I型呼吸衰竭的病因
主要是肺脏功能的损害,常见原因见表5-4-1。
表5-4-1I型呼吸衰竭的病因分类
单侧复张性肺水肿
气胸
(二)II型呼吸衰竭的病因
主要是呼吸泵功能衰竭所致,而导致呼吸泵衰竭常见机制主要是呼吸动力学机制的改变(如通气受限、过度通气、弹性或阻力负荷增加等)、胸壁缺陷、各种原因导致呼吸肌功能障碍或呼吸肌疲劳、呼吸中枢驱动异常等。常见病因见表5-4-2。
上气道阻塞
充血性心力衰竭(典型者引起I型呼吸衰竭)
I型与II型呼吸衰竭之间的病因分类并不是绝对的,严重的肺部病变可因呼吸肌疲劳而合并呼吸泵衰竭,从而导致二氧化碳潴留,如晚期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或肺间质疾病;而U型者也可因合并严重肺实质病变(如肺炎等)致严重低氧血症,呼吸泵衰竭所致的低通气和通气/血流比例失调也是引起低氧血症的主要因素之一。
二、呼吸衰竭的病理生理特点
呼吸衰竭是肺通气或(和)肺换气功能严重障碍的结果。肺通气是指肺泡气与外界气体交换的过程,肺换气是指肺泡气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通气不足
可因呼吸泵功能损害而致的通气功能损害,或因肺部病变致死腔增大而引起的有效肺泡通气量下降。总肺泡通气量约为4L/min时,才能维持正常的肺泡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肺泡通气量减少时,则肺泡氧分压下降,二氧化碳分压上升,从而影响气体交换。通气不足包括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和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
订阅解锁TA的全部专属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