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康复也有专门的机构了。不久前,医院里多了一个老年心血管中心,内设老年心血管综合病区、老年心脏康复病区。这是本市首个专门针对老年人提供心脏病康复服务的专业平台。
成立两个月来,中心已帮助数百老年心脏病患者有效康复。特别是心脏病术后的老年患者,“多病一体”、医院感到“棘手”的高龄患者,都有了获得专业康复服务的场所。
探访:
步行6分钟就能测出康复情况
上周,记者来到位于医院住院一部4层的老年心血管中心心脏康复病区。打开病区大门,一条配色清新柔和、敞亮整洁的走廊展现在眼前。走廊两侧的墙壁全都设置了适老化扶手,离地面高度在80厘米左右——这是符合老年人身高、体态的最佳高度。
走廊的地面上,铺设着鲜艳的绿色步道,上面标识着“6分钟步行试验区”的醒目字样。一名老年患者,正背着“小书包”、戴着“小手表”在步道上缓缓而行。心脏康复病区护士长孟竹介绍,这名患者正在进行心血管康复程度的评估项目——6分钟步行试验。
其实,患者背着的“小书包”里放着的、手腕上戴着的,是各项体征的监测仪器。6分钟步行试验结束后,仪器会将监测、采集到的全部数据上传到管理系统内。医生会在评估室查看数据,对患者康复情况做出评估后,制定下一步的康复方案。
走廊两侧,设有综合评估室、运动呼吸训练室、徒手肌力评估室、体外反搏治疗室、心肺运动评估室、营养治疗室、心理治疗室、健康宣教室等多个康复单元。运动呼吸训练室里摆放着心肺运动负荷监控系统、医用抗阻训练器等康复“黑科技”设施。
“我们的每间病房都设有4张床位。”孟竹介绍,老年心血管中心的两个病区共有52张床位。虽然开诊不久,但受到了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认可,目前病房是满员的。
走进病房,阳光明媚地洒落在窗前,午后的微风轻轻摇晃着色彩柔和的窗帘。孟竹说,为使康复患者心情愉悦,该病区选择病房时的朝向也有讲究,“没有一间‘北房’,保证光照充足。”
“您稍使点劲儿。”病区专配的康复师王红,正在挨床给还不能下地的老年患者进行上下肢的床旁康复被动力量训练。“我们这个病区自带一个小型‘多学科康复团队’,力图为患者提供最全面、最有针对性的帮助。”孟竹说。
解难题1:
“支架综合征”患者也敢爬山了
康复病区住着的,都是什么类型的老年患者呢?老年心血管中心主任医师、心脏综合病区主任王健说,其中有一类患者最有特点,那就是“支架综合征”的患者。
什么是“支架综合征”?王健说,不少心脏支架手术后的患者虽然出院了,打眼儿看上去与常人无异,但实际上身心仍有严重问题。“由于康复状态不好,有的患者一动就疼,身体一有不适心里就害怕。更严重的是,大部分支架手术后的患者都有较严重的‘运动焦虑’,生怕一动支架就掉了。”
不久前,王健就碰上过这样一个有典型性的例子。56岁的刘先生本是个公交车司机,去年因心梗做了支架手术。术后刘先生变得“谨慎”异常——床也不敢下了,路也不敢走了,生怕动静大了把支架“震下来”。还没到退休年龄的刘先生不敢上班,医院就诊,专科大夫给出的建议都是指征没毛病,“正常”。久而久之,经常请病假的刘先生,在单位的处境也越来越尴尬。
不久前,因不堪“后遗症”之扰医院的刘先生听说了老年心血管中心开诊的消息,就挂了王健的专家号。王健告诉刘先生,他的症状其实是支架术后患者较常见的情况,他将其总结为“支架综合征”。并建议刘先生在中心住院,进行一个周期系统、专业的康复。
刘先生接受了王健的建议,经评估后,住院进行了一个周期的运动、营养康复,特别是还接受了心理调适。出院时,他不仅身体舒坦了,心里也不恐慌了。回家后,刘先生遵医嘱,又进行了科学的二期社区康复和三期居家康复。“昨天,这位曾经不敢下床的患者,竟主动给我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