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海滨之城宁波,到彝族之乡凉山,
不远千里奔赴而来的他们
用心、用情、用力将“组团式”医疗帮扶工作落到实处,惠及百姓,
离开了熟悉的环境,离开了家中的亲人,远赴凉山的他们,
正在用实际行动
“为凉山人民的健康尽点力”。
“甬凉帮扶,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来自宁波医院方平医生的自述:“根据中组部等部门联合下发的的工作要求,我于年6月1日在跨越公里后抵达四川省凉山州,正式成为宁波医院援川医疗队的一员。
医疗队第一次座谈会(自左向右:方崇波队长,队员方平和林志辉)
在抵达凉山州的第一天,方崇波队长便忙里偷闲召开一次简短的座谈会,强调在新形势、新要求的基础上,医院的实际需要,用心、用情、用力将‘组团式’帮扶工作落到实处,真正造福普格百姓。第二天,医疗队员便立即奔赴各自所在科室进行工作对接。
麻醉科方平副主任医师(左二)与呼吸科林志辉主治医师(左三)术前床旁联合会诊
我所在的麻醉科虽是全县最具规模的手术麻醉中心,但在编医师中仅2位具有执业医师资格,面对平时繁重而复杂的围术期麻醉工作多少有些力不从心。医院手术种类虽以中小手术为主,但绝不代表都是低风险麻醉,很多患者由于经济或是山区就医不便等因素,直至无法忍受病痛后才来就诊。在麻醉前访视环节,绝大多患者并不了解自己的基础疾病和进展,对于平素服用药物的具体名称更是无法清楚表述,医院目前开展的检验、检查种类有限以及高海拔等地理条件对患者生理、麻醉药物药理的影响,使得一台小手术的麻醉有时也会出现不小的挑战。工作上存在的客观风险因素以及当地有限的生活条件有时也会让我有所焦虑而面露愁容。
臂丛麻醉带教
然而每当工作上有复杂的病情需判断、分析和处理时,队友间会即时沟通患者病情和交换治疗建议,我经常向方崇波老师请教有关高海拔地理条件下药物的分布、转化与代谢等药理学知识,也会向林志辉老师请教有关内科系统疾病相关专业的问题,遇到棘手的问题还会在术前开展床旁多学科联合会诊。此外,我还时常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