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专家郑华国 https://wapyyk.39.net/doctor/306475.html导语:系统性硬化症中医并无明确记载,根据其临床表现属“皮痹”范畴。本病女性好发,尤以育龄期女性多发,儿童相对少见,男女发病之比为1:3-4,发病高峰年龄为30-50岁,发病率为50-/万人。系统性硬化症在儿童时期发病极少,在中老年时期高发,同时生育时期女性发病率明显高于更大年龄组别。
01你知道系统性硬化症吗?发病原因至今尚不明确,发病症状让人难受
1、系统性硬化症的概述
系统性硬化症又称硬皮病;是一种以皮肤增厚和纤维化为主,常累及多系统多脏器的难治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本病发病原因及机制尚不明确,目前认为,长期暴露在有*化学物质、某些药物及存在易感基因(人类白细胞抗原-Ⅱ类基因)等可诱导皮肤和内脏纤维硬化。而免疫学异常、血管病变、胶原异常以及三者间的相互作用是系统性硬化症的主要发病机制,其中胶原增殖、组织纤维化是最突出的病理改变。
2、系统性硬化症的发病机制
系统性硬化症可能是具有遗传易感性患者长期接触接触聚氯乙烯、有机溶剂、L色氨酸、博来霉素、环氧树脂等而诱导长期的级联放大反应,最终导致疾病的形成;其中认为遗传易感方面可能与人类白细胞抗原-Ⅱ类基因相关,且具有家族聚集性。
吸烟可能是本病发病原因之一,目前认为,免疫学异常、血管病变、纤维化以及三者间的相互作用是系统性硬化症的主要发病机制。微血管损伤和内皮细胞的活化是本病中最早出现的主要病变。
3、Th17失衡
在系统性硬化症发病过程中,Th17失衡的机制是什么。一些成果显示,JAK2/STAT3信号通路是主要途径之一。该通路主要由3部分组成,即酪氨酸激酶(JAK)家族、酪氨酸激酶相关受体、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STAT)家族组成。
这其中,JAK2/STAT3信号通路在进化上高度保守,被认为是JAK/STAT信号通路中最重要的一条,基本上覆盖人类抗原提呈细胞中的促炎症细胞因子谱,也是家族中研究最为深入的信号通路。JAK2是一种非受体酪氨酸激酶,在所有的细胞中均有表达,作为JAK的底物,STAT3是一种脱核苷酸结合蛋白。
02系统性硬化症的症状表现,从皮损到系统损害,以下这几点需要重视
1、指尖凹陷性瘢痕
不同性别及不同类型系统性硬化症患者指尖凹陷性瘢痕的阳性率均无统计学差异。指尖凹陷主要发生于手指远端指腹,表现为针尖至芝麻大小的浅凹陷,是微血管受损的重要表现,长期发生RP、慢性缺血缺氧可引起反复的DUs、肢端骨溶解及吸收、指末节缩短。
2、毛细血管扩张
毛细血管扩张是系统性硬化症的一个常见且具有临床特征的皮肤表现,可发生于口唇、手掌、手背、面颈部及胸背等部位,表现为点状、片状、大小不一的毛细血管扩张,部分晚期系统性硬化症患者可见毛细血管丛状增生和扩张。
3、皮肤异色症
皮肤异色症常表现为在皮肤硬化或萎缩的基础上同时出现点状色素沉着、点状色素脱失、不同程度毛细血管扩张等多种皮疹,导致皮肤呈斑驳样改变,常发生面、颈、胸背部,可局限于一处或多处,也可泛发全身。皮肤异色症患者中男性平均年龄为63.4岁、平均发病年龄为63.2岁,均高于女性。热血管效应、光暴露、摩擦和压力被认为是导致系统性硬化症色素异常的原因。
4、面部改变
鼻部改变包括鼻翼萎缩、鼻孔狭窄和鼻端变尖,一般由鼻部皮肤硬化、萎缩引起,严重者鼻尖可表现似鹰嘴样改变。面具脸临床表现为颜面部皱纹变浅或消失、面部表情减少且与实际年龄不符,通常是由面部皮肤肿胀硬化,引起面部表情肌活动受限所致。
5、系统损害
系统性硬化症累及消化道时表现为吞咽困难、进食时哽噎感、吞咽困难、胃食管反流、烧心、呃逆、腹胀、消化不良、腹泻、便秘等,病情进展可导致消化道并发症如吸收不良、营养缺乏、体重减轻、肠梗阻等。
系统性硬化症累及骨骼、关节时可出现晨僵、肿痛、活动受限等,累及肌肉时可出现肌肉酸痛、胀痛、麻木、感觉减退等。患者常常由于疼痛而减少运动,加上皮肤的硬化,久而久之肌肉、关节出现失用性萎缩、挛缩,使得肢体活动更为受限。
此外,相关附件结构包括汗腺、毛发亦随着皮肤的增厚而逐渐萎缩和脱落,从而引起了部分患者出现干燥和瘙痒的情况,瘙痒可对患者的精神状态、睡眠、身心功能和整体生活质量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当患者表现出口干的症状时,还需要与干燥综合征进行鉴别诊断。
03系统性硬化症应该如何治疗?选对治疗的方法,才能更好地治愈疾病
1、一般治疗
环磷酰胺仍是治疗系统性硬化症相关性肺间质纤维化的一线药物,硫唑嘌呤治疗对环磷酰胺有反应的患者效果更佳,但MMF治疗对环磷酰胺无反应的患者没有明确的效应。青霉胺、秋水仙碱等传统的抗纤维化药物,因缺乏循证医学证据现已不再推荐使用。
甲氨蝶呤可能对改善早期皮肤的硬化有效;糖皮质激素对于早期系统性硬化症患者水肿期关节痛、肌痛亦有疗效。长期接受伊洛前列素治疗的患者,肢体与内脏发生系统性硬化症相关性血管并发症可能得到抑制。内皮素-l受体拮抗剂(波生坦)可改善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血流动力学指标,提高运动耐量,改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
2、对症治疗
雷诺现象患者劝其戒烟,注意手足避冷保暖,避免使用血管收缩药,可使用血管扩张药物,如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硝苯地平)、伊洛前列素、PDE5抑制剂(他达那非),氟西汀(急性发作期)。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劝其少食多餐,餐后取立位或半卧位,可使用H2受体拮抗剂(西咪替丁)、质子泵抑制剂(泮托拉唑),如有吞咽困难者,可使用多潘立酮等增加胃肠动力药物。
3、生物制剂
利妥昔单抗作为一种CD20靶向的单克隆抗体,可诱导B细胞快速凋亡发挥免疫抑制作用。经利妥昔单抗治疗1年后,系统性硬化症合并肺间质患者肺功能参数保持稳定,利妥昔单抗对Rodnan皮肤评分显著改善,并且不良反应最小。
此外,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依那西普可以改善关节症状,使Rodnan皮肤评分下降。抗转化生长因子-β抗体(几丁质酶)通过调节TGF-β1及其信号传导通路抑制组织纤维化;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伊马替尼)对系统性硬化症相关性肺病有改善或稳定作用。
结语:系统性硬化症的致病率较高,而存活率较低。致病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遗传基因和生活环境,前者是最重要的。由于系统性硬化症是一个多系统疾病,因此最佳管理策略必须是多学科的,重点是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最大限度地利用非药物措施进行积极干预,并确立以患者为中心的功能恢复为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