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医学指导专家:
广东省名中医、医院副院长、中医内科主任医师张忠德
医案故事
王姨今年52岁,由于身体原因不得不提前退休。
3年前的一个冬季,王姨不慎受凉后开始出现咳嗽,鼻塞,流涕,时有胸部憋闷感等不适。
起初未予重视,图方便自服咳药水。虽然感冒症状几乎消失,但开始出现气喘,经常觉得呼吸不畅感,时不时还会咳几声。
医院确诊为“特发性肺纤维化”,并住院治疗2个星期后气喘明显缓解,但是出院不到1个月又开始咳嗽,咯痰。
如今王姨从早到晚,气喘呼呼,整个人无精打采,胃口也很差。
即便是早已入秋,空气秋凉,但身体依然排汗多,每天都要换4-5件衣服,怕热也怕冷。无意中王姨在一个病友群里得知甄氏流派治疗疑难杂症有妙招,于是来找德叔求治。
德叔在详细询问王姨的病情后,得知她曾经做过10多年与粉尘有关的工作,现在经常有气喘、气短、干咳、口干、咽燥、夜尿频等情况,再看江阿姨舌瘦小而红,苔少而干,脉细。
德叔点评
特发性肺纤维化是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的主要病种之一,可归属于中医学肺痿等疾病范畴。
德叔认为,王姨问题出在肺和肾,肺肾气虚,会让秋风秋燥趁虚而入。尤其是霜降前后,深秋凉燥较为活跃,此时不注意防护,就容易变成“秋燥的受害者”。
肺就是一身之气的主,肾是气之根,肺肾软弱无力,就会出现气喘、气短等不适。加上肺气虚弱,容易受秋风秋凉,因此出现干咳,咽干,口干,大便干结等症状。
另外王姨气虚为底,卫表不固,腠理不密,津液外泄而出现汗出多,疲倦乏力等不适。
治疗方法
治疗上,养阴润肺,补气固肾为主。
初诊时,加大养阴润肺之力,给予沙参、麦冬等以养阴润肺,前胡、紫菀、蜜麻*等宣肺平喘,降气止咳,太子参、菟丝子等补气固肾阳为主。
随后的二诊、三诊、四诊,重在调脾补肺固肾为主,经过近2个月的中医辨证治疗,王姨气喘明显缓解,呼吸也顺畅了,激素也减量了,而且汗出多,胃口差等症状大有改善。
近1年来,再也没有因为咳喘而住院治疗过,整个人精神了很多,目前仍在门诊复诊治疗。
德叔私家中医妙招德叔私家中医妙招
▲中药沐足
材料:艾叶20克,桂枝10克,生姜30-40克。
功效:温经散寒平喘。
方法:
1.将上述药材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煎煮20-30分钟。
2.取药汁倒入泡脚盆中,待温时(水温45℃左右为宜)开始泡脚,每天10-15分钟,1周2-3次。
若出现口干、咽干等症状,在上述方中放入适量粗盐进行泡脚或者泡脚后饮用蜂蜜或半个雪梨来缓解这些症状。
甄氏百年传承药膳甄氏百年传承药膳
▲山药百合煲鸡
材料:鸡1/2只,山药(鲜品)克,核桃克,百合(干品)20克,生姜2~4片,精盐适量。
功效:补中益气,补肺滋肾。
方法:
将各物洗净,鸡肉切块,放入沸水中焯水备用上述食材一起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毫升(约7碗水量),武火煮沸后改为文火煲1.5小时,放入适量精盐调味即可,此为2~3人量。
名医简介
张忠德,医院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医院副院长。国家级中医药防治呼吸道传染病研究室副主任、“十二五”中医药重点学科(中医传染病学)学科带头人、岭南甄氏杂病流派传承工作室负责人。
擅长治疗
1.各种急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如久咳顽咳、过敏性鼻炎、哮喘、支气管扩张症、肺间质纤维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
2.多种疑难杂病,如痹症、痛症、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失眠、小儿疳积、小儿咳喘、外感高热、汗症、湿疹、唇炎等;
3.疾病康复方面,喜用药膳,针对不同疾病、不同体质善用个体化药膳进行预防与治疗。
文/健康参考全媒体记者张斯琪
通讯员/宋莉萍庄映格查冠琳
编辑/*旭君
▼往期精彩回顾▼
广东岁旅游达人周秉刚:96岁还出国自由行,养生就是“在路上”
一喝冷饮就腹泻,中医会如何调理?
养生有芳
红血丝居然是静脉曲张早期症状!不要等到爆青筋才治疗
日本岁以上老人超8万,女性占88%,长寿法则藏在健康生活中
手指变得又粗又圆,一查竟然是肺癌!有这种特征快去查心肺功能
西洋参大补竟补出事,医生紧急提醒:有些心血管药不能与中药同服
关于我们
《健康参考》是由老人报主办,广州日报报业集团主管的健康类杂志,致力于为读者提供专业、权威、实用的健康指南,欢迎转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