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质性肺疾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 [复制链接]

1#
北京有治白癜风的专业医院吗 http://www.paisufa.com/m/

本文原载于《国际呼吸杂志》年第16期

COPD属于全球性的多发病,主要是由于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导致患者发生气流阻塞而引起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1]。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的病情呈缓慢渐进性的发展,该类患者住院的原因主要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cuteexacerbationof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AECOPD),而临床常规治疗往往又难以获得预期疗效[2]。因此,如何缓解该类患者的临床症状以降低其临床病死率,成为临床研究的重要问题。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作为新型氧疗方式已被应用于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3]。既往研究报道,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可明显改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4],但目前临床对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在AECOPD患者治疗中的研究报道较少,因此,本院对近年收治的68例AECOPD患者进行研究,旨在探讨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在AECOPD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年8月至年1月我院收治的AECOPD患者68例。纳入标准:①所有COPD患者的诊断、病情程度分级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制订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年修订版)》中的相关标准[5];②均为需入住普通病房的AECOPD患者;③患者意识清楚,且在吸氧前其PaO2≥50mmHg(1mmHg=0.kPa)、PaCO2≤70mmHg),患者年龄≤80岁。排除标准:①病情危重需重症监护及机械通气治疗者;②合并肺癌、肺结核者;③合并肝肾功能严重障碍者;④伴有精神性疾病、认知功能障碍者;⑤既往具有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等疾病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4例,对照组:女14例,男20例;年龄43~79岁,平均年龄(65.39±4.46)岁;病程1~33年,平均(14.1±6.3)年;研究组:女12例,男22例;年龄39~78岁,平均年龄(66.52±5.13)岁;病程2~36年,平均(15.4±5.9)年。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且所有入组对象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参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年修订版)》,对2组患者实施控制感染、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祛痰、解除气道痉挛、短程使用糖皮质激素、营养支持等常规综合性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传统经湿化瓶鼻导管给氧治疗,即给予湿化瓶连接鼻导管吸氧,氧流量1~2L/min,持续给氧2h;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采用新西兰Fisher-Paykel公司生产的Optiflow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系统进行,氧浓度控制在30%~50%,流量控制在20~40L/min,持续给氧2h,温度34℃、%相对湿度气体,在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的血气分析结果及临床表现调整参数。若2组中出现病情恶化者,应及时给予气管插管、机械通气。

1.3 观察指标

比较2组治疗前及治疗后2h、6h、12h、24h和48h的血气分析检测结果,以及呼吸频率(respiratoryrate,RR)、氧合指数(oxygenationindex,PaO2/FiO2)改善情况,记录2组治疗转归情况,包括接受有创机械通气患者比例、患者临床病死率及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s表示,并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法进行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并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血气分析、RR及PaO2/FiO2变化情况比较

2组治疗前pH值、PaO2、PaCO2、RR、PaO2/Fi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h,研究组的pH值、PaO2、RR及PaO2/FiO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9.、2.,P0.05),且研究组PaO2和PaO2/FiO2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PaO2和RR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h,研究组的pH值、PaO2、PaCO2、RR、PaO2/FiO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PaO2、PaCO2、RR、PaO2/FiO2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PaCO2和RR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h,研究组的pH值、PaO2、PaCO2、RR、PaO2/FiO2与对照组及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PaO2、PaCO2及RR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h和48h,研究组的pH值、PaO2、PaCO2、RR、PaO2/FiO2与对照组及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pH值、PaO2、PaCO2及RR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2组转归情况比较

2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P0.05),但2组插管率、治疗后1个月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P0.05),2组病死患者均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终因病情恶化而死亡,见表2。

3 讨论

COPD主要表现为气流不完全可逆性受限而导致的呼吸衰竭,多数COPD患者住院的原因为AECOPD,往往临床常规治疗效果不佳,患者病死率较高[6,7]。因此,如何缓解AECOPD患者的临床症状,以降低其病死率成为临床研究的重点。近年来,无创正压通气在AECOPD患者的治疗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但受使用时舒适度的影响,多数患者难以耐受持续无创正压通气[8]。因此,寻找一种更加舒适而安全有效的呼吸支持手段是临床较迫切的需求。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作为一种新的呼吸治疗手段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缺氧症状及二氧化碳潴留,进行有效的呼吸支持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其原理是通过密闭导管输送空氧混合气体(流量1L/min)以产生正压,改善通气功能[9,10,11]。随着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不断应用于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中,使得AECOPD的治疗成功率有望提高。

本研究发现,治疗后2h,研究组的pH值、PaO2、RR、PaO2/FiO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h、12h、24h及48h,研究组的pH值、PaO2、PaCO2、RR、PaO2/FiO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提示,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可明显改善AECOPD患者的组织缺氧状况及RR,患者pH值基本趋于正常,高碳酸血症基本得到纠正。柴书坤[12]对54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研究发现,对于该类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经鼻高流量加温湿化氧疗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患者氧合状况,这与本研究结果一致。另有学者研究报道,经鼻高流量加温湿化氧疗后,AECOPD患者的RR、心率、血氧饱和度均得到明显改善[13]。

与传统氧疗方式相比,经鼻高流量加温湿化氧疗可减少有创和无创机械通气概率,通过加温、湿化装置,能使气体达到人体最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从而提高患者舒适度,利于患者预后[13]。本研究表明,2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提示,经鼻高流量加温湿化氧疗对于AECOPD具有良好疗效,可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这与国外学者的研究报道结果一致[14]。虽然应用经鼻高流量加温湿化氧疗可获较理想效果,但临床需实施气管插管的患者不占少数,因此,应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及时调整治疗方法,避免错失机械通气最佳时间[15]。

综上所述,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可明显改善AECOPD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预后,其与传统鼻导管氧疗相比具有优越的持续湿化效果,气流经加温、湿化后,可增强肺的顺应性,利于患者呼气末肺容积的提高,其临床应用前景广阔。今后本院会加大样本量的收集,进行深入探究,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更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