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质性肺疾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治疗肾病有新进展,防止逆转肾纤维化与疤痕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能怎样根治 https://m.39.net/baidianfeng/a_4587193.html

周逊肾内科主任

患肾病时间久了,可能都听说过“硬化、纤维化或疤痕”这几个词。肾病患者的病理报告中出现肾小球硬化的比例越高和/或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分布越广泛,说明肾病越严重。由于从慢性肾脏病逐步进展到终末期肾脏病(ESRD)或尿毒症的特征在于肾小球系膜细胞外基质过度沉积与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所以说,如不能有效阻止肾脏纤维化,患者最终都会失去其相对应的肾脏功能,而且是不可逆的。

既往治疗中RAS阻滞剂(即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阻滞剂)的使用,可阻止或延续慢性肾脏病逐渐硬化与纤维化的进程,其中代表药物有沙坦(为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即ARB)及培普利(即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即ACEI)。已经证实,沙坦/普利等RAS阻滞剂类药物用于治疗慢性肾脏病是有效的,但也只可阻止或延续,未提到可以逆转肾脏纤维化与疤痕形成。研究人员希望有更好的药物可用于慢性肾脏病的治疗。

为什么慢性肾脏病会逐渐出现肾脏纤维化?这其中的机理非常复杂,也就是说,肾纤维化的发生是一个错综复杂的过程,可能涉及多种细胞因子参与,例如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肥大细胞等,这些细胞因子相互作用共同促进肾脏纤维化的发生与发展,最终使肾脏失去功能。

针对如上发病机理,研究人员一直在从事相关临床研究。如果能找到抑制参与肾纤维化的因子(如其中的转化生长因子β1即TGF-β1)的药物,或许就可以阻止或延续甚至逆转慢性肾脏病患者肾小球与肾小管进行性硬化与纤维化的进程。

已经了解到,从糖尿病肾脏疾病(DKD)进展到终末期肾脏病(ESRD)的特征在于肾小管间质纤维化与系膜细胞基质积累。转化生长因子β1是促进肾脏纤维化的众多细胞因子之一。而相关研究表明,有一种化合物就可起到对胶原蛋白与转化生长因子β1的抑制作用,而且该化合物也在肺、肝及心脏等多种器官中被证明可以调节纤维化过程。这种化合物,就是今天笔者重点谈到的——

吡非尼酮(PFD)

现有的研究表明,吡非尼酮(PFD)是一种有效的细胞因子抑制剂,通过调节或抑制包括转化生长因子β1在内的多种细胞因子,从而影响成纤维细胞的生物学活性,减少基质胶原蛋白的合成与细胞增殖。另外,吡非尼酮(PFD)可能还有其它作用,如抑制炎性介质分泌,从而发挥其抗炎作用等。

关于吡非尼酮的作用机制,现仍在研究当中,目前知之甚少。尽管如此,吡非尼酮的治疗作用已在糖尿病肾脏疾病(DKD)动物模型及糖尿病肾病(DN)患者中得到验证,目前正在进行Ⅲ期临床试验的评估。

说起吡非尼酮这种物质或药物,它还是一种新的具有广谱抗纤维化作用的吡啶酮类化合物,为白色或淡黄色结晶性粉末。早前已在日本盐野义于年上市,已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经临床试验证实,该药对特发性肺纤维化有一定治疗效果,已用于相关肺病的治疗。对肾脏纤维化的治疗,仍在临床研究阶段。一旦研究成功,它将造福咱们广大慢性肾脏病患者,或许就可以防止甚至逆转肾脏纤维化与瘢痕形成。的确,让人振奋与令人鼓舞。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