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8月19日是第四个中国医师节,主题是“百年华诞同筑梦,医者担当践初心”。为迎接这一节日,《中国家庭报》采访了多位医务工作者,希望以有限的文字还原每一个平凡而伟大的身影。
“医生和很多患者都认为病理诊断是诊断的‘金标准’。这对病理医生来讲,不仅是荣耀和光环,更是责任与担当。”医院病理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第八届委员会间质性肺疾病学组委员、上海市医师协会病理科医师分会会长易祥华对记者说道。
图为易祥华(右一)正在演示病理分析。
易祥华举了一个工作中遇到的例子,来说明病例诊断的重要性。
一次,正在开会的易祥华接到同事打来的紧急电话,有位肺癌患者的术中快速冰冻病理学检查很难确定结果,需要他协助明确患者是微浸润腺癌还是浸润性腺癌,即是否出现血源性或淋巴转移。易祥华赶回科室,仔细分析了患者的临床和胸部CT资料,对大体标本进行了仔细的观察和显微镜阅片,最后得出微浸润腺癌的诊断,从而避免了患者全肺切除。
准确的病例诊断能够指导临床医生进行精准的治疗,使患者在术后拥有更高的生活质量。易祥华表示,手术探查时,外科医生会先将切除的病灶组织交给病理医生进行快速冰冻诊断以得出最佳手术方案。此时,患者仍躺在手术台上,病理医生需要在接到病理标本的30分钟内作出诊断,如果是癌前体病变,通常只需要进行局部切除,损伤范围小;如果是浸润性腺癌,医生要进行全肺叶甚至是全肺的切除和淋巴结清扫,创伤面大,术后并发症多。
图为易祥华(中)正在教学。
从事临床病理诊断和病理学教学30余年来,易祥华始终坚持医者初心,急患者之所急。此前,他遇到一位两肺弥漫性阴影的中年患者,经抗感染治疗无效,需要进行肺活检病理明确诊断,但是患者因恐惧而拒绝肺活检。易祥华仔细分析患者病情后,建议对该患者进行肺泡灌洗或诱导痰,获取细胞学标本病理检查的非创伤性取材方法。最终,这位患者接受建议并得到了满意的治疗效果,这也是易祥华在国际上首创的诱导痰细胞学加电镜诊断肺泡蛋白沉积症的病例诊断方法。
“无论多难,只要能为患者解决病理诊断问题,我就感到无比欣慰。”为了方便外地患者就诊,易祥华团队开展了“邮递会诊”和“网络会诊”。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作为上海市医师协会病理科医师分会第二任会长的易祥华,带领病理专家们积极参与新冠肺炎临床研究,多次为上海呼吸学界和湖北病理科同行提供咨询,为新冠肺炎诊疗方案提供病理依据。
记者/朱燕
编辑/唐风